艺术是永远的创新和不断突破自己

作者:世纪出国信息网   发布于:2013-08-24  浏览次数:6062

分享到:0

                                    人要不断突破自己创新不仅艺术 

                                                                                             --马文格言

      

      生在北京,12 岁去了美国奥克拉荷马,在纽约读完艺术硕士,如今穿梭于中美之间

的马文,今年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做了自己的新展览 ——花园。她的履历里最让我们
觉得有亲切感的一笔,是她作为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核心创意成员、视觉特效艺术
主任,设计了29 个大脚印成功地绽放在北京上空。大众惯常印象里的“艺术家符号”,
在马文身上找不到一丝踪影。 她穿白色紧身的无袖衬衫,烟灰色牛仔铅笔裤,穿越马路

的姿势就像……一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从奥克拉荷马到纽约,是我人生相当重要的决定。 本科时,我在奥克拉荷马州科学

艺术大学读设计,但我想做纯艺术,最终我把读研究生的学校定在了纽约。 那不仅仅是

从宁静的田园到热闹的大都会,纽约实在有太丰富的含义, 我甚至会说,纽约不是美国

的一个城市,它自己就是一个国度了。 当城市大到一定程度,会进化出自己独有的系统

和生活方式。 只要能在这个城市生活,你就会学到所有你想要的。另一个选择的因素是,

我在北京出生并长到12岁,我的本心更向往城市的多元化和热闹。

       纽约在不同人的眼中有不同的风格, 对我而言,它绝对是艺术之都。最棒的美术馆、

画廊,无数艺术家在这里尝试、探索, 最新的潮流从这里向全世界蔓延。对艺术家来说,

只要你想,睁开眼,在纽约的每一天都是活色生香的。 但我们有句古话叫“长安居,大不

易”。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纽约,对于年轻的艺术家来说, 想要在纽约成功,是一个很大的

梦想,挑战太多, 竞争太多,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实现。 艺术界的资源就这么点儿,而且

艺术机构更愿意把资源集中给少数人,造就几个明星艺术家——而非普降甘霖。

1973 生于中国北京
1993 毕业于奥克拉荷马科学艺术大学(学士学位),美国奥克拉荷马
1999 毕业于纽约普拉特艺术学院(硕士学位),美国纽约
2003 获纽约艺术基金会多煤体行为艺术奖,美国纽约
现居美国纽约、中国北京

个展

2005 风园,UMoCA,桥下当代美术馆,埃尔萨山谷,意大利
鞭打,Shigeko Bork mu project,华盛顿,美国
2002 清净漫步,唐人街、下东城、布鲁克林桥、长滩,纽约,美国
豆豆摔了,艺术狂基金会,纽约,美国
2001 李查德和简,学院画廊,奥克拉荷马,美国
再见豆豆,极乐工作室,纽约,美国
无限豆豆,艺术狂基金会,纽约,美国  

        

       我在纽约的打拼,回想起来最重要的就是三个字——“脸皮厚”。愿意把机会给年轻艺

术家的机构或基金会也有,但数量有限,所有人都在竞争。每次画家群展的申请函一发就

是一大批,但绝非所有都有回音。十个申请里有一两个回复,那就把握这一两个机会,去

做自己最精彩的作品,绝不再去想剩余的那些,而且申请有没有回复,和你个人的实力是

没什么关系的。

       群展、个展、得奖,这好像是艺术家成名的惯常轨迹,我也获得过这样的肯定,其实

奖金不是特别多, 我记得第一次得奖只有6000美元或8000美元,对于纽约昂贵的生活费

来说,这真不算什么,但那时候我正在艰难地探索新的作品系列,很多未知的东西,而这

个系列获奖了,对我去追寻梦想是很大的肯定。

       1986年赴美国留学,1999年获纽约普拉德艺术学院硕士学位。她的作品以装置、录
像绘画、行为艺术、服装设计、社会活动等形式,在欧洲、美洲和亚洲等地区广泛展出。
马文曾多次举办个展,如“墨之”(台北诚品画廊,2011) “浪——墨春”  (日本京都Art 
Space NIJI,2011) “脑海风尘”(  华盛顿菲利普斯收藏美术馆,2009 ) 等她也参加大
量群展、双年展,如圣莫里茨艺术大师展(瑞士,2011)、新西兰戈维特·布鲁斯美术馆
的群展(2011)、中华民国建国一百年跨年庆典(台北,2010)、悉尼双年展(2010)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日本,2009)、新加坡双年展(2006)等,同时,她还为西班牙
毕尔堡古根海姆美术馆、中国美术馆、 北京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数字北京大厦等世
界知名艺术机构创作特约作品。
       除了艺术创作之外, 马文还积极参与大型社会项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
间,马文担任开幕式核心创意小组成员,  兼视觉特效艺术工作室主任设计,完成了两个
奥运开幕和闭幕式从艺术理念、 形式到创意的筹划工作。2009年,因其作为美国NBC(
全国广播公司)转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节目副制作人荣获美国艾美奖。

       “水立方”收集提取大众在微博发布的75种动画表情,按照爱、喜、怒、欲、抑、扬、

惊、悲进行分类,统计出最具代表性的情绪,以此改变水立方灯光的亮度、色彩、速度、

节奏。

       艺术家马文用传统的中国墨汁和鲜活的植物创作出一片迷人的花园。这件为UCCA中
央甬道量身定做的大型装置作品全长20米,宽3米,高8米,整体悬浮在空中。花园中长
满了丰富的植物和树木,底端和顶层两部分呈镜像状,艺术家通过这种方法来创造出一
种水中倒影,或有三维效果的罗夏克墨迹测验。
       马文她用这件作品探索了“墨”这种媒介在当代的可能性。中国传统的墨是种有机材
料,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是东亚地区用于表达和传播交流的主要媒介。它能体现所有
色彩,拟合各种形状,并赋予笔触以深意,创造出美学价值。同时,黑色不反射任何颜

色的视觉光感,它也是多种颜色的彻底混合。它强烈地表征了空虚和静默。

       墨”点明出了这件作品的艺术效果。马文并没有简单地在纸上描绘风景,而是选择

在三维空间中把墨直接应用于植物之上。 时间成为了第四个维度,并在作品的展出期

中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作品本身。绿色植物在展览期间会不停生长, 在黑墨的掩映下

抽出绿色的新枝, 展现生命的毅力和韧性。 而植物的生长则从概念上和形式上表现了

中国水墨艺术实践中重要的 “时间” 成分。这里,马文诗意地超越了传统水墨的艺术效

果,深刻地将历史、艺术和文化编织在一起。

      伴随本次展览,UCCA将举办系列公众项目,其中包括4月22日的smart系列艺术家

座。22日当天, 马文还会主持一场关注有机材料和传统媒介的本质的儿童工作坊活

动。UCCASTORE也将用特定橱窗区域,呈现艺术家的作品和她为纽约时尚品牌 EKO-L

AB设计的系列时装。






上一篇:新加坡工作准证wp/wp/ep介绍

下一篇:海外游子之菲律宾印象篇一

收缩